法政国际教育 2019年9月10日
课程与教学 | 面向未来的课程:机遇与挑战

为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国际交流,把握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做好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主办,法政国际教育和中国教研网协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国际研讨会”于10月20-2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以“面向未来的课程: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教学与评价改革。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并致辞。

郑富芝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载体,课程改革与创新对于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保障了亿万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一是创新课程改革体制机制,形成了“决策-管理-研究”三位一体新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强化课程育人,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三是加强教研指导服务,构建国家、省、市、县、学校五级教研网络,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强化课程教材基础研究,建立专门的国家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基地,集中力量提升课程教材质量。

郑富芝表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课程改革创新,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他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准确把握面向未来学生发展的需求,共同探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第二,努力实现适应时代的“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都能出彩、成功、幸福。第三,强力推动学生主动、有效学习,不仅重视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还要使学生“愿意学”,为理想而学、为热爱而学。

OECD和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芬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旨报告。来自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组,以及课程教材中心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改革实验区”、学科教研基地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深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达成五项重要成果。

关于把握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要求

① 未来需要的人才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技能的传递者,还是有解决复杂问题或未知问题能力的人、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备社交能力的人。

② 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加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但是技术发挥怎样的作用要看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因而,未来的课程改革需要特别注重技术道德和伦理问题。

③ 课程设计应如何将不同地域、民族的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念等有效融合,并通过课程教学落实,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于优化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

① 加强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程序性知识、认知性知识的整合,并依据不同的学科内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② 在不同学段或年级的学科知识中逐步建立进阶式的大概念,即以包含两个或多个概念的关系呈现,在某个或某些学科中具有知识和过程支撑作用,不仅可以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转化应用,还可以通过探究或学习活动推断或发现。

③ 明确特定学科或知识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重。

关于“少教多学”,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和深度学习

①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投入及效率。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做好学习规划、实现主动学习。

②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熟练掌握学习的工具和方法。

③ 要通过独立设计跨课程主题、跨学科单元或在某一学科内综合其他学科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

④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路径。

关于构建科学的评价方式

① 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估。

② 除中考、高考之外,要形成全面的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估。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

① 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有热情、有扎实的学科功底。

②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执行者,更应是积极的创造者,同时还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协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与会嘉宾的精彩分享中圆满结束。本次会议是社会各界秉持教育互信的理念、开展深度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课程教材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并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长期深度交流合作的机制与平台,共同建设面向新未来的优质课程。

*注* 本文部分文字摘录于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部分文字整理于与会领导的讲话内容。

编辑 | 王教姣

图片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国际研讨会